1. 0254游戏网首页
  2. 王者荣耀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哪位老师参与长安赛年的文化考究修订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哪位老师参与长安赛年的文化考究修订

王者荣耀在长安赛年上元夺魁赛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哪位老师,以长安IP共创学者的身份参与到了长安赛年的文化考究、修订中呢?这是2月20日的每日一题,正确的答案应为【WZ史睿】。来自北大历史系的史睿老师,对游戏中盛唐文化的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解读,为玩家们解密恢弘又神秘的大唐长安,共同传承中国文化。

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本科四年所用教材有哪些?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
《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
【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隋唐篇参考书】
《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旧唐书》、《新唐书》:《高祖本纪》、《太宗本纪》、《则天皇后本纪》、《玄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百官志》)、《食货志》、《兵志》,及有关列传。
《资治通鉴》(隋唐部分)。
《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辽宗夏金篇参考书】
《辽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圣宗本纪》、《营卫志》、《兵卫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宋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神宗本纪》、《徽宗本纪》、《高宗本纪》、《理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及相关列传。
《金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海陵本纪》、《世宗本纪》、《食货志》、《百官志》,及相关列传。
《两宋政治经济问题》,邓广铭、漆侠,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宋史》,陈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金史简编》,张博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辽夏金经济史》,漆侠、乔幼梅,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元朝篇参考书】
《元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顺帝本纪》、《地理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邵循正历史论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邵循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元朝史》,韩儒林主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元史》,周良霄、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明清篇参考书】
《明史》:《太祖本纪》、《成祖本纪》、《英宗本纪》、《武宗本纪》、《神宗本纪》、《庄烈帝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组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明史新编》,傅衣凌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专题参考书】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
《秦汉法律与社会》,于振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创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研究机构,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生。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
师资岗位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占有广阔学术前沿的中年教师已成为主力,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教师中有过6位现任和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田余庆、何芳川、朱凤瀚、罗志田、钱乘旦、李剑鸣),4位北大文科资深教授,现有4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克_、阎步克、钱乘旦、李剑鸣),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位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大多数学科方向都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北京大学的历史考研参考书有哪些?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研究生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共3课: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三门。
  历史学研究生(学术型)考试虽然是全国统考,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书,北京师范大学林老师向参加历史学考研的同学推荐以下书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 郭大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博仁教育的林老师推荐的以上历史学考研参考书主要几点原因:
  1、这些教材和历史学基础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历史学基础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这是一套最权威的历史学基础考研参考书。“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2、从现在开始备考,强烈建议同学们从教材开始,因为历史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强调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更需要大家对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做全面的了解。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看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标是了解,可以快速浏览;第二遍的目标是理解,需要精读,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可以笔记;第三遍的目标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各个击破;第四遍的目标是运用,需要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前牵后联,完善笔记。  
    
  历史学基础试卷结构、题型结构  

  (一)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二)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只有基础知识牢固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以上博仁考研为同学们总结关于历史学考研的必须知道的几个基本常识,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所考科目有 英语 政治(各100分)
  313历史学基础(300分)313历史学必备参考书:
中国史: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 郭大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世界通史: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书包括了历史学考研大纲的大部分内容,如果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在多看一些有关历史学的期刊、著作,以丰富自己的历史学知识。
选读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中国历史文选》 周予同 上海古籍出版社《史学概论》 庞卓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地理学》 蓝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史学史》 白寿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文献学》 杨燕起、高国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西方史学史》 郭小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比较而言 北师大好一点 编的比较新 思路清晰 结构合理 博仁就有卖的不错,主要是价格挺合理

我想自修北京大学历史系、请问需要准备些什么教材,请写详细些,我喜欢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明史,拜托了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历史专业的,虽然没上北大那么好的学校,但是,在历史方面我也是非常喜欢,像你一样,我的最爱也是中国古代史。呵呵。。。。别的不多说。就说说我知道的吧。我们教授给我们推荐的考研教材有: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下册,宁欣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个人认为,北师大的教材要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详细,内容比较多)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吕思勉先生在历史学方面堪称泰斗,强烈建议你读他的书。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我们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赵淡元先生的,个人觉得内容太少。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历史理论的书我建议你看《史学引论》王学典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写的特好,理论性很强。
你想学中国古代史,那就读《二十四史》吧,这是中国古代史精髓,全中国能通读二十四史的也就只有吕思勉、李敖等数人,寥寥无几,不过要通读二十四史,要有一颗为学术献身的精神,可能要十年时间左右。
大学本科期间,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都要学,等到研究生才分开,到博士就更细了,研究生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史学史,世界史学史,历史地理学等等,博士时细到有秦汉史,隋唐史,明清史等等,越学越细,越学越深奥。
仅仅中国古代史就博大精深,一个人一辈子,两辈子也学不完,不过,活到老学到老,每天都充实自己,也不枉此生对历史学的情有独钟。
介绍了一些历史书,我给你推荐几个历史学大家吧。经学大家有俞樾与其学生章太炎,俞樾之孙俞平伯是红学专家(研究红楼梦的)还有钱穆、陈寅恪、翦伯赞、陈垣等人,这些都堪称历史学大家。你可以看看他们的书或其文章。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你在历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数年之后能够成为全中国明史界的泰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